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中,停車難題愈發凸顯,傳統泊車方式在復雜環境下效率低、難度大,遠程泊車技術應運而生。超寬帶(UWB)技術憑借其獨特優勢,正成為遠程泊車領域的核心技術,為駕駛者帶來高效、便捷、安全的停車體驗。
遠程泊車技術發展背景
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,停車空間愈發緊張,狹小停車位、擁擠停車場給駕駛者帶來極大困擾。傳統泊車依賴駕駛者操作,在復雜環境下,如狹窄車位、周邊車輛密集時,泊車難度大增,且易發生碰撞事故。為解決這一難題,遠程泊車技術不斷發展,從最初簡單遙控泊車,逐步向更智能、自動化的方向演進。從技術角度看,遠程泊車需車輛具備精準定位、環境感知與智能決策能力,對定位精度、通信穩定性要求極高,而 UWB 技術恰好滿足這些需求,成為推動遠程泊車技術發展的關鍵力量。
UWB 技術原理與優勢
工作原理
UWB 技術是一種使用納秒級窄脈沖傳輸數據的無線通信技術。它通過發送和接收超寬帶脈沖信號,利用信號飛行時間(ToF)來精確測量距離。具體而言,UWB 設備發送脈沖信號,接收端根據信號發射與接收的時間差,結合光速,計算出信號傳播距離。例如,當車輛上的 UWB 設備向停車場內的錨點發送信號,錨點接收到信號后立即回傳,車輛通過計算信號往返時間,就能精確得知自身與錨點的距離。這種基于脈沖的測距方式,相比傳統無線通信技術,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。
技術優勢
高精度定位:UWB 最小帶寬可達 500MHZ,能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。在遠程泊車中,車輛需精準定位車位位置與自身姿態,UWB 技術可精確測量車輛與停車位、周邊障礙物距離,為車輛提供精確位置信息,使車輛能準確泊入狹小車位,避免碰撞。
抗干擾能力強:超寬帶無線電發射持續時間極短且占空比極小的單周期脈沖,多徑信號在時間上可分離,有效避免信號多徑干擾。在停車場復雜環境中,信號易受建筑物、車輛等反射干擾,UWB 技術的抗干擾特性確保車輛在這種環境下仍能穩定接收和發送信號,保證定位與通信準確性。
安全性高:一方面,UWB 采用跳時擴頻,接收機只有已知發送端擴頻碼時才能解出發射數據;另一方面,系統發射功率譜密度極低,用傳統接收機無法接收,極大提升系統安全性,防止遠程泊車過程中信號被竊取或干擾。
UWB 在遠程泊車中的應用場景
自主代客泊車(AVP)
在大型商場、酒店等智慧停車場,駕駛員在指定下客點下車后,通過手機 APP 下達泊車指令。車輛借助 UWB 定位技術,結合車載傳感器,精確感知自身位置與周圍環境,自動規劃最優泊車路徑,行駛至空閑車位并完成泊車。取車時,駕駛員下達取車指令,車輛自動從停車位行駛至指定上客點。這一過程中,UWB 技術讓車輛能在停車場復雜環境中精準定位,實現自主尋位、避障與泊車,極大節省駕駛員時間與精力。
狹窄空間遙控泊車
在狹窄街道或停車位周邊空間有限時,駕駛員可在車外通過手機或車鑰匙遙控車輛泊車。UWB 技術使車輛能精確感知自身與周邊障礙物距離,駕駛員實時獲取車輛位置信息,精準控制車輛行駛方向與速度,將車輛安全泊入狹窄車位,避免因車內空間狹小導致停車后難以開門的尷尬情況。
UWB 遠程泊車技術方案
系統架構
UWB 遠程泊車系統主要由車輛端、停車場基礎設施端與用戶終端組成。車輛端配備 UWB 定位模塊、車載傳感器(如攝像頭、毫米波雷達)、車載控制器等。停車場基礎設施端部署 UWB 錨點,用于為車輛提供定位參考。用戶終端一般為手機 APP,用于駕駛員與車輛交互,下達泊車指令、監控泊車過程。
工作流程
初始化階段:車輛進入停車場范圍,車載 UWB 模塊與停車場內 UWB 錨點建立通信連接,進行信號校準與同步,獲取初始位置信息。同時,車輛傳感器啟動,掃描周圍環境,構建環境地圖。
指令下達:駕駛員通過手機 APP 選擇遠程泊車功能,輸入目標停車位信息或直接下達泊車指令。APP 將指令通過無線網絡發送至車輛。
路徑規劃與執行:車輛接收指令后,結合 UWB 定位信息與傳感器感知數據,利用車載控制器規劃最優泊車路徑。隨后,車輛按照規劃路徑,自動控制加速、減速、轉向等操作,駛向目標停車位。在行駛過程中,持續利用 UWB 定位與傳感器數據實時調整路徑,確保安全避障。
泊車完成反饋:車輛完成泊車后,通過 APP 向駕駛員發送泊車完成通知,告知車輛停放位置等信息。